全世界的傷殘者接近世界人口的十二分之一,據不完全統計。肢體傷殘者就有6000萬,牙病患者接近20億,目前外科植入者僅有3500萬人,每年關節置換量約150萬例,與實際需要置換者的數量相差甚遠。因此,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潛在需求巨大。而作為醫用鈦板首選—醫用鈦及鈦合金需求也將大增,因此加大醫用鈦板的研發力度勢在必行。

面部不留瘢痕,鈦板在頜面部骨折內固定術治療與小鋼板,鋼絲內固定術,單頜結扎,頜間牽引等傳統的治療方法相比較其優點是手術操作簡單,損傷小,有精確、可靠的解剖固定,除髁狀突、顴弓骨折需做口外切口,其他上下頜骨骨折多采用口內切口。還可避免損傷面神經。鈦板內固定所用的為西安中邦公司和第四軍醫大學齒科材料廠聯合研制的中邦牌鈦板系列,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蝕性高,與人體骨組織和軟組織均有良好的相容性,除非感染,一般情況下可長期保留在體內,不需二次手術取除,減少了住院次數,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鈦板內固定術中頜間牽引的問題,認為術中的頜間牽引可提供恢復骨折端的正確復位和良好的咬頜關系,還可防止鉆孔,上鈦螺絲時使骨折段再移位而造成咬頜關系紊亂,除上下頜骨聯合骨折的病例在行內固定術后需輔助1周左右頜間牽引固定外,其他骨折固定術后一般不需牽引固定,因其牽引時間短,對患者顳下頜關節功能影響小,易保持口腔衛生,能進食,有利于患者營養和傷口愈合,同時較過去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鈦板固定的位置的選擇,認為合適的鈦夾板放置位置的選擇是保證鈦板內固定術成功的條件之一。除髁狀突骨折以外的下頜骨骨折均按Champi理想線固定,即下頜體部骨折鈦板固定于外斜線內側平坦骨面,也就是牙根與下齒槽神經管之間,中線及中線旁骨折需用并行的2條鈦板固定。面中部骨折放置微型鈦板的最佳位置應是眶緣、顴牙槽嵴、梨狀孔邊緣,螺釘置于垂直支柱的厚骨上。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