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鍛件的缺陷,有的是原材料遺傳下來的,也有的是鍛造或熱處理過程產生的。對于同樣一種缺陷,可能來自不同的工序中。因此,在分析具體鍛件缺陷時,一定要全面分面分析,逐項排除疑點,找出產生鍛件缺陷的直接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避免鍛件缺陷的再次出現。
通常,原材料在出廠和入廠時都經過嚴格的質量檢驗和復驗,但是由于缺陷的分散性和隱蔽性,仍然可能有一部分缺陷遺傳給鍛件。鈦合金鍛件的形狀與折疊缺陷產生特征、原因、消除方法,立坤鈦業對于鈦合金鍛件內部分層級裂紋缺陷產生原因、后果、消除方法整理如下:

1、內部分層及裂紋
1)主要特征
鍛件內部出現的橫向或縱向裂紋,一般位于鍛件的心部,低倍檢查或超聲波探傷可發現此類缺陷。
2)產生原因及后果
由于鑄錠的冶金缺陷(內部的氣孔、冷隔、疏松、夾雜物等)或者鍛造中操作不當引起。
拔長時,如果相對送進量太小(I/h<0.5),則坯料中心變形小,鍛不透并受軸向拉應力,易產生橫向內部裂紋;當相對送進量太大(l/h>1)時,坯料橫斷面對角線兩側的金屬產生劇烈相對運動,容易產生橫向對角線裂紋;圓斷面坯料在平砧上拔長時,若壓下量較小,接觸面較窄、較長,金屬主要橫向流動,
軸心受到較大拉應力,鍛件心部易產生縱向裂紋,尤其在溫度過低時更容易出現。
內部裂紋破壞了金屬連續性,屬廢品
3)消除方法
通過超聲探傷檢測和挑選料坯;
改進熔煉工藝,消除夾雜物;
改進操作,使l/h控制在0.5~0.7之間

2、毛邊裂紋
1)主要特征
在模鍛時,沿模鍛件毛邊出現的裂紋,切邊后就暴露出來
2)產生原因及后果
當坯料在高于鍛造溫度,低于合金固相線溫度模鍛時,模具表面與鍛件表面存在較大摩擦,表面金屬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發生流動的是距離表面一定深度的金屬;在模鍛時,大量的多余金屬流向毛邊,流動的金屬和相對靜止的金屬間產生大量的熱量,使得材料處于過熱狀態,加劇了毛邊處的裂紋形成。另
外,模具設計不當,在毛邊相鄰處的垂直肋根圓角太小,模鍛時肋根處相對靜止的金屬與流向毛邊的金屬間存在較大的剪應力,促使形成直線狀的裂紋,多位于毛邊的邊緣處。
裂紋深人零件區將導致鍛件報廢。
3)消除方法
優化模具設計,改善金屬流動;
適當降低模具表面粗糙度;
改進潤滑工藝;
適當降低鍛造溫度和鍛造速度
相關鏈接